雷公&雷祖

在中國遠古時期就有相關紀載,如《山海經》、《楚辭》都對其形象有所敘述。爾後隨著自然神人格化的進程下,賦予其更多職能與特性。道教興起後也吸收了民間信仰的特色,加以改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雷部系統。就像我們的政府行政單位底下有八部二會的概念一樣,雷部系統包含了「總管、二院、三司、下轄三十六天君」。我們在民間故事裡認識的「雷公」屬於天君,而主宰這整個雷部系統的神明就是「九天雷聲應元普化天尊」,也就是我們說的「雷祖」。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簡稱普化天尊,民間常稱雷祖,又稱雷神,為道教神祇,掌管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居住於九天應元府,內有九天雷門使者。天尊之誕辰為農曆八月初五,下凡日為六月廿四。
農曆六月廿四日,是雷祖的下凡示現日,歷代帝王皆會於當天,派遣官員到南郊參與祭祀典禮,可見對雷祖的敬重之意。

雷公一詞出自劉向的《戰國策》。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是掌管雷的神明。亦叫作「豐隆」、「雷師」、「雷神」,世稱「雷公」。道教有多名雷公,皆稱天君,有王、馬、謝、周、龐、劉、荀、畢、鄧、辛、張等數十個神將,通稱天君,皆屬於雷祖(雷聲普化天尊)所轄,常與司掌閃電之神的「電母」一起被提起。雷公,屬陽,故稱公;電母,屬陰,故稱母。雷公壽誕日為8月24日。一般只在祈求雨雪時才奉祀電母,但專門奉祀雷公的較常見。

 

供奉雷公&雷祖廟宇
中和霹靂宮 新北市中和區中板路52號
明聖宮白龍庵 高雄市三民區綏遠二街155號
埔里天雷宮 南投縣埔里鎮三勰路
台南風神廟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雷公&雷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如何避免搬家「陷阱」

在目前搬家市場准入門檻低、行業標準缺失的情況下,諸如坐地起價、搬運過程中物品損壞等現象時有發生。

從各地消協組織受理的投訴情況來看,搬家公司存在以下「陷阱」:

一是用低價格吸引顧客,提供服務時再坐地起價。搬家公司一般是按照一車幾百元不等來收費,但部分搬家公司會在消費者詢問價格時打出「低價牌」,到現場則以各種理由要求加價。此外,「一車變兩車」現象普遍。

二是為收「加車費」,車廂暗設夾層。很多消費者有這樣的疑問,明明東西不多,怎麼就需要裝兩車呢?事實上,搬家公司使用的基本都是廂式貨車,個別搬家公司為了收取「加車費」,在車廂里做起了文章,通過設夾層縮小車內面積,原本一車就能裝下的東西需要兩車或另加小車才能裝下,從而變相加價。

三是家電都按大件收費,加錢名目繁多。搬家公司在與消費者溝通時,往往簡單告知鋼琴、衣櫥等大件要額外收費,但在實際搬運過程中,尺寸稍大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一律劃為大件計費。不僅如此,樓層高了要收樓層費、書本多了要收超重費、車輛停放遠了要收費、天熱再額外收取辛苦費。

四是預約不簽合同,搬完不開發票。市面上不乏臨時的搬家公司,現找搬運工人。消費者打電話諮詢時,公司承諾會簽合同,但搬家時會以各種說辭拒簽,收費時不開發票或收據,目的就是為了出現問題時推脫責任。

為避免遭遇搬家「陷阱」,消基會提醒消費者:

選擇登記公司。先通過電話或網絡查詢搬家企業註冊登記情況,儘量選擇有明確登記信息、固定經營地址的搬家公司。

商定費用細節。從哪兒搬到哪兒、具體樓層、有無電梯、有什麼物品、家具是否需要拆裝、有無單獨收費項目、是否簽合同、是否開具發票等,確保搬家公司不會再以各種理由加價。

檢查搬家車輛。看車廂是否被人為加厚、車廂內是否有夾層等,在裝車時也要督促物品的擺放,避免內松外緊浪費空間。此外,還要做好監督,在搬運過程中不要離開現場,以免丟失物品後無法釐清責任。

簽訂正式合同。預約時提前聲明,不簽合同不付費,合同條款簽得越詳細越好,搬完家索要發票或收據。一旦發生糾紛,應保存好證據並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以便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搬家公司費用:https://27886666.com.tw

分類: 新聞分享 | 在〈如何避免搬家「陷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行動輔具租借/醫療電動床/助步車價格

行動輔具租借力及協調性較差的年長者,往往需要使用輔具輔助行走才安全,但若是選擇了不適當的輔具或是使用方式錯誤,反而會增加跌倒或受傷之風險。步行輔具在選用使用時,應先評估長者下肢承重能力、平衡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環境需求。

助步車價格步行輔具常見的有:手杖、拐杖、助行器。

手杖:能夠部分承重,適用於輕度運動失調(感官、前庭或視覺)、輕度關節炎、中度關節炎、髖關節或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腋下拐杖:步行輔具中最能協助下肢承重的輔具,能夠完全分擔下肢重量,但須費大量力氣,較不適用於長者。

助行器:的支持及穩定度佳,適用於平衡力不佳、下肢肌力弱的人使用。

在助行器的升級換代方面,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對輔助器具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當下,簡易助行器就有三種,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固定型適用於下肢損傷或骨折不允許負重時,老年性骨關節炎,多發性硬化或帕金森病等,用來減輕一側下肢的負荷;前方有輪型適用於上肢肌力差,單側或整個提起助行器有困難者。

醫療電動床不僅可以輔助需要長期臥床的病人使用、失能或半失能人員,尤其是適合癱瘓病人、殘疾人的護理使用。為他們提供護理及日常生活必需的輔助服務,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也能幫助減輕照護人員繁重的工作,使照護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他們溝通和娛樂。因此,電動多功能護理床、翻身功能護理床是VIP病房和養老護理中心及家庭護理的理想選擇。

 

分類: 醫療資訊 | 在〈行動輔具租借/醫療電動床/助步車價格〉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金光聖母

電母,又稱金光聖母、火電公主,為中國神話傳說雷公之妻。主要掌管閃電。為自然之神、也為天上星宿之一。號曰「電母秀天君」。面容如女,樣貌端雅,兩手執鏡。常與雷公一起被提及。

很久以前,有一位寡婦和年邁婆婆同住在一起,婆婆患病欲吃肉,由於家貧無錢購買,寡婦在孝心使然下,割下自己手腕處的肉煮熟,給婆婆食用。料不到腕肉堅韌難咬,婆婆大失所望,罵媳婦不孝順,叫她把肉倒掉。媳婦滿懷委屈的將肉倒入水溝,剛好被雷公看見。另一版本是寡婦為了孝順婆婆,將白米飯全都留給婆婆吃,自己只吃絲瓜籽果腹。婆婆發現真相,不捨媳婦的一片孝心,便搶著和媳婦分絲瓜籽,搶奪時不小心將一碗絲瓜籽打翻了,被雷公看見。在各種版本中雷公都以為她糟蹋糧食,於是打雷一聲將寡婦轟死。後來玉皇大帝知悉此事乃雷公所鑄下之大錯,為了彌償寡婦,便封她為「電母」,賜配給雷公為妻。

電母亦叫為「爍爁婆」(爍爁(sih-nah),閩南語「閃電」之意),兩手執鏡運光,每當雷公打雷之前,電母便發出一道閃電,照明是非善惡,以免冤情再度發生。除了一般職務之外,據說當雷公跟電母吵架的時候,天上也會雷電交加。

供奉金光聖母廟宇
風神廟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金光聖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水仙尊王

水仙尊王,簡稱水仙王,是中國海神、王爺千歲信仰之一,以貿易商人、船員、漁夫最為信奉。早年民眾所稱的水仙王是海神媽祖的五名從神,為馮璿兄弟三人及蔡某、丁仲修等五人[1]。但是時至今日,各地供奉的水仙尊王各有不同,通常以善於治水的夏禹為主,再加上其他英雄才子、忠臣烈士如伍子胥、屈原等人合併供奉,稱為「諸水仙王」。諸水仙王的統一壽誕是農曆十月初十,是船員、水手祭拜水仙王,祈求避免船難的日子。

划水仙,是早期船員一種向水仙王祈禱的方式,船在遇到大風大浪,困於水中時,船員們要眾口一起喊叫模仿鑼鼓聲,每人手拿羹匙和筷子死命地划,假裝划龍舟般,就可以得到水仙王的救助,順利靠岸。

郁永河《採硫日記》中曾描述其景:「划水仙者,眾口齊作鉦鼓聲,人各挾一匕箸,虛作棹船勢,如午日競渡狀。凡洋中危急,不得近岸則為之。」

雖然水仙尊王被稱為「洋中之神」,但是除了大禹是因為治水有功於民,魯班是因為擅長木作護佑船匠而被當成正神供奉外,其餘所祀的水仙尊王皆是死亡時和水有關的鬼雄,這應與海洋自然環境險惡有著密切的關係,台灣民間相信,水中的鬼魂法力強大,但卻無法輪迴轉世投胎,僅能以捉交替方式重入輪迴,或者是顯靈救難累積功德成神,因此大多數敬拜水仙尊王的水仙宮都靠近港口或水邊,希冀以水仙尊王的神力,鎮壓水煞與避免船難。

 

供奉水仙尊王廟宇
笨港水仙宮 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舊南港58號
臺南水仙宮 臺南市中西區神農街1號
艋舺龍山寺 臺北市萬華區富民里廣州街211號
新竹水仙宮 臺灣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水仙尊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四海龍王

龍王是佛教和道教信奉的神祇,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龍王成為海神可說是佛教東傳時所一併帶來的印度神話而影響,認為那伽神龍(原型是大蛇)司雨水。

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甚至是一口井或是一條田間的水溝;大的龍王則生活在較大的海域。佛教護法天龍八部的龍部以八尊龍王為首,如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等,祂們是那伽部族之王。傳入中國後,中國將那伽王和傳統的龍形象混合產生了本土的龍王概念,給祂們的塑畫都加上王冠、龍袍等王者象徵。

龍被認為具有掌管天氣的能力,因此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人們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常祭拜龍王,因此龍王給人的印象也成了在眾神之中是較嚴厲的。

華東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有一位龍王,如「汾水貫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橋……由是架龍廟於橋下」。中國民間信仰和文學中的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偶爾才會現出完整的龍形。

道教認為圍繞著中國國土的四方之海中各存在一位大龍王,與五方龍王的四個方位相對應,稱爲「四海龍王」,其中的東海龍王即佛教的娑竭羅龍王。

天寶十年(751年),唐玄宗下旨賜封稱號。分別是:

四海龍王 龍王封號
東海龍王 廣德王
南海龍王 廣利王
西海龍王 廣順王(廣潤王)
北海龍王 廣澤王

 

供奉龍王廟宇
龍王殿 屏東縣屏東市國道10號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7巷18號
龍興廟 新北市貢寮區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四海龍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五嶽大帝

五嶽大帝是東嶽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嶽恆山大帝和中嶽嵩山大帝的總稱,又稱五嶽五帝。道教認為五行之炁在地上凝聚成五嶽,其神即五嶽大帝,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稱:「五老上帝者,五炁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及其見於天文者,則為五星,或為五帝座。天地既分,則凝質具體,遂為五嶽。既成山嶽,必有神司,是為五嶽之帝。」五嶽大帝各統領萬千仙官、玉女、兵馬,儼然是天下名山洞府眾神之首,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即稱:「十大洞天、五嶽皆高真上仙主統,以福天下,以統眾神也。」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
五嶽泰山乃天帝之孫,群靈之府,為五嶽之首,主掌人間生死貴賤修短、為陰陽十殿閻王的主管、地府陰司的主神。《三教搜神大全》亦說: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嶽之宗,天帝之孫,神靈之府也。可見秦漢以前,古人認為泰山峻極於天,是人神相通的地方,所以帝王登極,都必須到泰山封禪祭告天帝以保佑國運昌隆,政權長久,並尊泰山之神為東嶽大帝。

生辰:三月廿八日。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因鄰近古都洛陽,故在五嶽中地位較高,但不及東嶽泰山的名望。

五嶽之中,封王封帝,中嶽皆為最早。道經稱,中嶽神君服黃袍,戴黃玉太乙冠,佩神宗陽和印,乘黃龍,領仙宮玉女三萬人。主治土地山川陵谷,山林樹木之屬。按五行觀念,中央屬土,故道教認為中嶽為五土之主,強調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居中嶽神君之位。

生辰:三月十八日。

西嶽華山金天順聖大帝
五嶽之中,西嶽華山因鄰近漢唐都城長安,故長期備受尊崇。東漢時就傳說西嶽神君能興雲雨,產萬物,通精氣,有益於人,朝庭祭祀,禮同三公。緯書稱華山神姓浩名郁狩。

《雲笈七籤》稱,少昊為白帝,治西嶽,上應井鬼之精,下鎮秦之分野。華山神服白袍,戴太初冠,佩開天通真印,乘白龍,領仙官玉女四千餘人。職掌五金陶鑄坑治, 兼羽禽飛鳥之事。

生辰:十一月初六日。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
南嶽衡山是五嶽之一。 漢代所祀南嶽,為廬江郡天柱山神君,隋唐以後,改祀湖南衡山。道經宣稱南嶽神君名叫崇覃(一說姓丹名靈峙),主星辰分野,兼水族魚龍之事。常服朱光袍,戴九丹日精冠,佩夜光天真印乘赤龍,領神仙七萬眾。一說是祝融化身。

生辰:十二月十六日。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
北嶽恆山是五嶽之一,但在五嶽中地位較低。從漢唐至宋明, 都以河北曲陽的恆山為北嶽。清朝順治年間,改祀位於山西渾源的恆山,原河北恆山於是改稱大茂山。

《雲笈七籤》描述北嶽神服元流袍,頭戴太真冥靈冠,佩長津治真印,乘黑龍,領仙人玉女七千人。相傳他主治江河湖海,包括淮、 濟、 涇、 渭諸水,兼虎豹走獸之類,虺蛇昆蟲等屬。

生辰:八月初十日。

 

 

供奉五嶽大帝廟宇
北里五嶽大帝府 新北市八里區長坑村長道坑四鄰16-8號
銅鑼五福廟-五獄大帝 苗栗縣銅鑼鄉中山路4-2號
赤崁五嶽殿 高雄市梓官區赤崁西路14巷7號
臺南八協境東嶽殿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一段110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五嶽大帝〉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魁斗星君

文魁星,或稱奎星,原指奎宿[來源請求],後指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斗魁(又稱璇璣),另三星為斗杓。

另一說指魁星是離斗柄最遠的星天樞。

魁星之星君(星神)被認為是主宰文運之神,尊稱為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又與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關聖帝君合稱「五文昌」,為文人所敬奉。

因為魁星「屈曲相鈞,似文字之書」,故魁星之神被認為能主宰文運,尊稱「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

此神祇之形象貌似鬼,以腳踢斗。民間的魁星塑像,右腳踩鰲頭(象徵中第),左腳踢起星斗,手握筆,身體動感十足。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認為此形象是後人改「奎星」為「魁星」後,根據「魁」的字形所創造。

在民間信仰中,有「魁為參首」依據,含有魁首、第一之意,而魁首、第一又都是古今學子夢寐以求的目標,因此轉而以星擬人託祀,將其形象具體化為金身鬼面,右足踏鰲魚,左足踢北斗,右手執筆,左手拿金寶,形象取「魁人蹺斗」而加以供奉。農曆七月七日為魁星爺聖誕。

 

供奉魁斗星君廟宇
道教總廟三清宮 宜蘭縣冬山鄉三清路123號
臺中市元保宮 台中市北區梅川西路三段109號
台中市文昌公廟 台中市南屯區文昌街100號
鹿港城隍廟 彰化縣鹿港鎮中山路366號
台西溪頂明聖宮 – 魁星祖廟 雲林縣台西鄉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魁斗星君〉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太歲星君

太歲星君,為人類一本命歲神,主掌人間的吉凶禍福,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當值之歲神,即稱 「值年太歲 」 《皇極經世》記載:天干地支,即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十天干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為天皇所創,黃帝以天干配地支,而衍生甲子、乙丑、而至壬戌、癸亥,謂之六十甲子,予以人類年、月、日、時之生辰八字,運用於人之出生年屬。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

中國春秋戰國時採用「歲星紀年法」,就是用木星在天上的位置來表示年度,由於木星繞行太陽一周天約略為12年(由於行星有順逆伏留的現象,故以「約略」表示。這也是「歲星超辰」的主因)。

《續文獻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太歲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歲行一次,歷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為陽,自午至亥為陰,所謂太歲十二神也。」古人將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對應一個地支。而木星每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大致上就是每歲行一次。

是故,值年木星的真實位置,就在值年地支的六合位。例如:子年,木星在丑;辰年,木星在酉,寅年,木星在亥;卯年,木星在戌,午年,木星在未。巳年,木星在申,剛好形成中國地支的「六合」。

安太歲是一種民間信仰,香港稱攝太歲。民間相信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謂之「犯太歲」(如鼠年,太歲本命沖屬鼠者,對沖屬馬者),民眾唯恐觸怒太歲於己不利,便於當年祭拜太歲神以祈福消災,此活動便為「安太歲」、「拜太歲」。

十二太歲,為通書、農民曆常使用的神煞。根據唐代李淳風的四利三元,「一太歲、二太陽、三喪門、四太陰、五官符、六死符、七歲破、八龍德、九白虎、十福德、十一弔客、十二病符,太陽、太陰、龍德、福德為吉,餘方為凶。」如2012年為壬辰年肖龍為太歲,肖兔為病符,應以順行排列十二太歲。

 

六十甲子太歲星君
甲子太歲金辦將軍 甲申太歲方杰將軍 甲辰太歲李誠將軍
乙丑太歲陳材將軍 乙酉太歲蔣崇將軍 乙巳太歲吳遂將軍
丙寅太歲耿章將軍 丙戌太歲白敏將軍 丙午太歲文哲將軍
丁卯太歲沈興將軍 丁亥太歲封濟將軍 丁未太歲繆丙將軍
戊辰太歲趙達將軍 戊子太歲鄒鏜將軍 戊申太歲徐浩將軍
己巳太歲郭燦將軍 己丑太歲潘佐將軍 己酉太歲程寶將軍
庚午太歲王清將軍 庚寅太歲鄔桓將軍 庚戌太歲倪秘將軍
辛未太歲李素將軍 辛卯太歲范寧將軍 辛亥太歲葉堅將軍
壬申太歲劉旺將軍 壬辰太歲彭泰將軍 壬子太歲丘德將軍
癸酉太歲康志將軍 癸巳太歲徐華將軍 癸丑太歲朱得將軍
甲戌太歲施廣將軍 甲午太歲章詞將軍 甲寅太歲張朝將軍
乙亥太歲任保將軍 乙未太歲楊仙將軍 乙卯太歲萬清將軍
丙子太歲郭嘉將軍 丙申太歲管仲將軍 丙辰太歲辛亞將軍
丁丑太歲汪文將軍 丁酉太歲唐傑將軍 丁巳太歲楊彥將軍
戊寅太歲曾光將軍 戊戌太歲姜武將軍 戊午太歲黎卿將軍
己卯太歲龍仲將軍 己亥太歲謝燾將軍 己未太歲傅黨將軍
庚辰太歲董德將軍 庚子太歲虞起將軍 庚申太歲毛梓將軍
辛巳太歲鄭但將軍 辛酉太歲楊信將軍 辛酉太歲石政將軍
壬午太歲陸明將軍 壬寅太歲賢諤將軍 壬戌太歲洪充將軍
癸未太歲魏仁將軍 癸卯太歲皮時將軍 癸亥太歲虞程將軍

 

供奉太歲星君廟宇
臺中市元保宮 台中市北區梅川西路三段109號
道教總廟三清宮 宜蘭縣冬山鄉三清路123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台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號
安平開台天后宮 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33號
麻豆代天府 台南市麻豆區關帝廟60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太歲星君〉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南北斗星君

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北斗七星,分別是「貪狼星(天樞星)、破軍星 (瑤光星)、巨門星 (天璇星)、祿存星 (天璣星)、文曲星 (天權星)、武曲星 (開陽星)、廉貞星 (玉衡星)。」民間傳說北斗星君與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間善惡。

據說,北斗星君能夠決定人的死期,俗話說:「南斗註生,北斗註死。」《三國演義》中孔明病重,在幕府中設祭祈禳北斗,以求延命不死。也有稱北斗星君能保佑人獲得善終。每年的農曆八月三日為北斗星君的誕辰日。另說北斗星君是貪狼星、破軍星等七位星君的統稱。

 

北斗星君神號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太星君(天樞星)。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元星君(天璇星)。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貞星君(天璣星)。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紐星君(天權星)。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罡星君(玉衡星)。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紀星君(開陽星)。
北斗第七天關破軍關星君(瑤光星)。
北斗又有隱星兩顆 ,分別為:

北斗第八洞明外輔星君(左輔星)。
北斗第九隱光內弼星君(右弼星)。
傳言若有人能以肉眼看到左輔右弼星的話 ,則能長壽,另外北斗七星並左輔、右弼二星一起合稱北斗九皇星君、九皇大帝。

 

供奉北斗星君廟宇
行天宮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老君山 姜太公道場 台北市士林區平菁街18之1號
高雄市鳳山天公廟 高雄市鳳山區光明路151號
路竹天后宮 高雄市路竹區聖母街60-1號

 

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並稱,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南斗六星。分別是:『司命星、司祿星、延壽星、益算星、度厄星、上生星』。

據說,南斗星掌理人類的壽命長短,俗說:「南斗註生,北斗註死。」楊炯《渾天賦》:「南斗主壽祿,東壁主文章。」民間傳說南斗星君與北斗星君在每年除夕下凡,考察人間善惡。另說南斗星君是司命星、司祿星等六星君的統一稱呼。

南斗星君神號
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相鎮國真君
南斗第二《天相》司祿上相鎮嶽真君
南斗第三《天梁》延壽保命真君
南斗第四《天同》益算保生真君
南斗第五天樞度厄《文昌》煉魂真君
南斗第六《天機》上生監簿大理真君
《》內為紫微斗數南斗六星名稱習慣用法,南斗第五天樞不用天樞星而稱文昌星。

 

供奉南斗星君廟宇
道教總廟三清宮 宜蘭縣冬山鄉三清路123號
高雄市鳳山天公廟 高雄市鳳山區光明路151號
岡山壽天宮 高雄市岡山區公園路40號
路竹天后宮 高雄市路竹區聖母街60-1號
分類: 道教天界 | 在〈南北斗星君〉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