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奉其爲無上道寶。元始生於太無之先,稟自然之氣,稱元始天尊。《歷世神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天尊即道的根本顯化,又根據時代的不同分別有不同的稱呼,而最爲後世熟知即是三清道祖里位居最正中的玉清聖境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居天之最高,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神靈所居之處是「玉清三元宮」,爲三界最高之天。

冬至乃全年一陽之始,元始天尊爲衆仙之宗,元始天尊乃衆陽之開端。諸天之本始之所以將元始天尊聖誕日與一陽初生的冬至日聯繫起來,是因爲這兩者之間都含有萬物根本、諸事之源的深意。宋代易學大師邵康節曾有詩云,「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也正說的是此理。

元始天尊名號功德

《太上洞玄靈寶十號功德因緣妙經》說元始天尊十種名號:無上道、元始、太極、高皇、光明、玉帝、正法王、大慈父、仙真師、天尊。此種種名號皆是讚嘆元始無上功德,無量法身。《太玄真一本際經》中解釋爲:「無宗無上,而獨能爲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爲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元始天尊形象奧義

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寶珠,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奧妙之態。

元始天尊在道經中的出現比太上老君遲,但地位最高。南朝陶弘景編纂《真靈位業圖》,元始天尊是第一中位之神。《太玄真一本際經》解釋說:「無宗無上,而獨能爲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爲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

在東晉以後,靈寶經創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在6世紀中期,北方道教仍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到7世紀的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為道教主神。

在6世紀,信徒為了祭奠死者與祭祀祖先,開始製作元始天尊的石像,到唐代天尊造像更為普遍。隋唐時各地道觀供奉元始天尊像,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玄真人。唐代佛教批判元始天尊的形象是模倣佛教而來的,並非自古已有。元始天尊原名樂靜信,因修行而成為天尊之說,更被佛教批評為自相矛盾,偽妄無知。唐代,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合稱「三清尊神」。

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認為是太極界實際的領導者,三清尊神成為道教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分類: 三清天尊。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