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
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
紅包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 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包袋批發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民間認為給孩子壓歲錢,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
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由此看來,壓歲錢牽繫著一顆顆童心,而孩子的壓歲錢主要用來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節日所需的東西。
另一種說法,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與「過年」有關係;
關於過年,有一個古早的傳說:有一隻恐怖殘忍的野獸叫做「年」…,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來害人;因此,每一次到這隻野獸要出現的時候,大家便很驚惶、很害怕。
後來,有人無意間發現這隻「年」很怕紅色、很怕火光及熱鬧的聲音;所以,人們就在自家門邊貼上紅紙條,並且在「年」出現的晚上,整夜都點著燈火、放鞭炮,要來避免這隻「年」所帶來的危險。
就這樣,人們真的避開了「年」的威脅;而到了第二天,大家就互道「恭喜」,慶幸「年」所帶來的危險已經過去,大家都平安地活了下來。 並且,大家除了高興可以平安過年,還因為年獸懼怕紅色,所以人們在過年時就喜歡穿得「紅紅」的,也喜歡拿紅包;…不過,年怕紅,人們拿紅袋子就好,為什麼紅包內還要放錢?
這當然又是另外一個傳說:在古時,有一個會吃人的鬼怪叫「祟」…(鬼鬼祟祟的祟),這「祟」在晚上常常出來捉小孩子吃;那麼,大人們因為怕「祟」會傷害孩子,所以整夜就點著燈不敢睡覺,叫做「守祟」。
不過,萬一不幸「祟」在大人不注意時找到孩子,孩子們要怎麼辦?…這時他們就要用父母放在紅包袋批發裡面的「壓祟錢」來應付這個鬼怪,以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因為「祟」與「歲」同音,所以後來人們就管紅包內的錢叫「壓歲錢」。(台語則是壓年獸的「壓年錢」)
不管是壓歲錢、還是壓年錢,看起來,在過年拿紅包的意義,不是單為了買鞭炮、糖果、或者是玩具而已。紅包袋批發裡的錢,其實是期望後代可以平安過日子,就算是遇到鬼怪或妖獸,也有辦法可以對付。